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
篁岭以“复现乡土民俗”为钥匙,
打开了传统村落活化的新境界。
设计团队以“微观叙事”构建文化肌理,将乡土文化符号拆解重组,大到一条街道的设计建造,小到一间民居里器物的摆放,背后都是设计团队常年扎根乡土,对乡村文化民俗的挖掘与再现。
村落中各座供游人参观的民居,以古村文化元素为主线,遵循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在保护基础上充分利用遗留闲置的生产、生活资料与旧屋舍等资源,再现当地民俗文化。
雕龙画栋的“怡心堂”被打造成为传统婚礼场景,为游人展示传统乡村婚俗;村口祠堂与书塾复现传统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场景。
那些承载集体记忆的老物件,
如堂屋里摆放的老式自行车、
老式收音机里、旧相框中褪色的合影,
都成为唤醒乡愁的时光密钥;
老厨房里的烟火气,
亦会让人仿佛回到儿时的村居时光
而在诸多复现的传统民俗场景中,
“晒秋”这一在南方多有分布的农俗,
却藉由篁岭当地独特的山居建筑形态与绵延有序、
五彩斑斓的丰收晒秋场景,
形成了篁岭独一无二的的名片。
从设计到建造,从传承到创新,从挖掘到复现,汪万斌带领团队,扎根基层,在持续实践中,将篁岭打造成中国最具民俗特色的休闲旅游目的地,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们,拾起乡愁,也为乡村振兴与传统村落的现代化旅居开发,提供了一个标杆性的方案。
2014年,篁岭用约500斤朝天椒“晒”出了一面长5.76米、宽3.84米的“国旗”,向国庆献礼,晒秋照片在网络上一时成为热点,继而被文化部评为当年“最美中国符号”。
来源:相望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