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世界里面沙拉调味叫dressing,大概意思就是越简单的东西越要花心思“装扮”。好吃的沙拉选材,搭配,食材的处理都很重要。酱汁还有不同的公式调配。绝不是单纯的生菜配丘比特这么简单。就像我们中国的凉拌菜,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其实做好吃了背后都下了功夫。
最早的一本沙拉食谱出现在14世纪。到了1699年,英国的作家和园艺学家约翰·伊夫林(John Eve-lyn)写了一本沙拉的书《Acetaria: A Discourse on Sallets》,利用他丰富的植物学知识,记录了当时那些被采用作沙拉材料的蔬菜。
在饮食届,恐怕没有哪一道菜可以像沙拉一样如此兼容并包,各种蔬菜、肉蛋都可以自由组合,看似没有章法却又兼具营养、口味、颜值三大要素。But,与其说今天沙拉的风靡是因为大众对健康饮食意识的兴起,还不如说是沙拉价值的再发现,一阵阵“吃草风”只会越刮越烈。
一般而言,沙拉由三个部分巧妙组成,生机勃勃的新鲜绿色蔬菜为主,配上当地时令的生鲜和搭配的柔或者蛋类,最后也是关键的酱汁。
沙拉等不等于素食,酱汁说了算。一般来说,如果你喜欢吃味道浓郁的蛋黄酱,那么就别欺骗自己是在吃瘦身轻食了,没有哪一类美味沙拉会坚持拒绝胆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曼妙芳香。大多数主打沙拉的品牌轻易就倒下的主要原因还是味如嚼蜡。可见,作为一种食物来讲,口味还是关键。
沙拉用到的蔬菜和中餐的绿叶蔬菜不同。常见的有脆叶莴苣、奶油莴苣、萝蔓生菜、芝麻菜、苦苣等等,生菜就像是一盘沙拉的基调,而西红柿、黄瓜、红萝卜,甚至于橄榄、胡椒粒、蘑菇等等都使色拉有不同的口感和香气的变化。
除了这两种不同种类的蔬菜任意搭配,下一步就是肉蛋搭配了,鸡胸肉、白煮蛋、培根丁、煎鱼等就担负着加深口味和供应蛋白质的重任。
最后的重中之重,自然就是灵魂酱汁了。
曾经跟做美食媒体的朋友一起去采访一位意大利厨师,chef说各家的酱汁是沙拉的核心竞争力,他还透露,在油醋汁中加入烘烤45分钟的大蒜口味更丰富。沙拉酱虽然种类很多,但都属于三大门派:油醋汁派、蛋黄酱派和酸奶油酱派。油醋汁派更加轻盈,蛋黄酱派和酸奶油酱派更加厚重浓稠。
油醋汁用油和醋调制出来,传统的比例是3:1。油通常用的是橄榄油,醋可以用意大利黑醋、红葡萄酒醋、白葡萄酒醋……油醋汁呈液态,相对比较轻薄。
蛋黄酱是用蛋黄和油,外加一些调味料,搅拌之后等油把蛋黄融化,就成了传统的蛋黄酱,也就是美乃滋。在蛋黄酱的基础上加入不同的调味,就有了很多很多的沙拉酱。比如我们常见的千岛酱、凯撒酱、蜂蜜芥末酱等。
经典的凯撒沙拉用的凯撒酱同样鼎鼎大名,是用蛋黄酱、柠檬汁、帕玛森芝士、伍斯特酱汁、黑胡椒再加大蒜混合制成。伍斯特酱汁为它带来了另人欲罢不能的风味。撕几片生菜、放上面包粒,再淋上浓郁的凯撒酱,足以让人胃口大开。
凯撒沙拉被称为“沙拉之王”,却是此凯撒非彼凯撒。这道发明与20世纪出的经典菜的发明者名字叫做凯撒·卡狄尼(Caesar Cardini)。卡狄尼是个墨西哥蒂华纳(Tijuana)的义式餐馆老板兼主厨,有一天,餐厅耗尽了厨房内所有的东西,因此不得已用他仅剩的食材,制作出了凯撒沙拉。不过还有个说法是曾经的墨西哥凯撒饭店是为了一群好莱坞明星在周末派对后制作的。总之凯撒沙拉跟凯撒大帝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时间地域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我本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肉食动物,但同时也是一个坚定的沙拉热爱者。记忆中有一次很糗的经历,在德国东部的一个叫做德雷斯顿的城市,我陪闫先生同他当地的供应商一起吃晚餐,这位身高一米九的壮汉光是点一份绿叶子沙拉吃,还吃得津津有味,简直是两个大写的“违和”字。偏偏我是那种吃着自己碗里的,还要盯着别人碗里的类型,明知道不兴share这一套,还是要弱弱的问了人家一句,“我可以尝一小口吗?”,对方定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只剩下闫先生在一旁尴尬的陪笑。
要想自己在家做一份正宗的西式沙拉,你有必要跑一趟三源里菜市场。在这里,关于西餐需要的食材,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地方不是很大,种类却特别丰富,罗马生菜、红叶生菜、菊苣生菜、落地球生菜、瑞士甜菜、藜麦等,这些看着有点凌乱傻傻分不清楚的蔬菜,小摊老板们可是手到擒来。一旦踏入这个世界,就仿佛看到了沙拉的无限中可能,光是想象这些可能,就足够兴奋好大一阵子。
除了经典的凯撒沙拉之外,作为一个颜控,自然不会放过考伯沙拉,馋起来又懒得自己做,就去新元素点一份,新元素那么多道菜,我最服的除了甜品蔓越莓香米布丁,就是考伯沙拉,喜欢的食材整齐有序摆放,牛油果的成熟度总是刚刚好,鸡胸肉的味道不淡也不浓,吃到肚子很撑也不会有罪恶感。
说到这里还必须要提另一道酱汁很有特色的尼斯沙拉,曾经我一度以为尼斯沙拉跟尼斯湖水怪的尼斯有所关联。不过尼斯沙拉却是一道地道的法国南部菜。主材料里肯定有鱼和蛋,油醋汁里要加入芥末,还有土豆和四季豆等材料,不同于其他沙拉,尼斯沙拉是当作main course供应的,所以里面的配菜土豆豆角之类都是干货。
如果一定要说中国的沙拉的话,恐怕就是各种凉菜可以抗衡了,或者更准确点说是大拌菜是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前菜,同样不油煎炝炒,同样都以素为主。虽然中西饮食起源文化发展风格完全不同,但是这一点倒是可以简单类比,在我眼里,美食同艺术一样,一定是跨越文化地域时间的。
东南亚沙拉的典型应该就是青木瓜沙拉和生虾浸鱼露沙拉了,气候炎热的地方,要想开胃,恐怕也只有用这种重口味了。
总之,无论你是小清新还是重口味,素食主义还是肉食动物,一份层次丰富、口感合适、营养均衡 的沙拉总能满足你。
吃一份有肉有菜有蛋还有谷物的沙拉,是不是就像把整个美好世界吞下了一样?
一起吞下的,还有香草的香气,莳萝、迷迭香、罗勒、薄荷的清新,和对生活的感恩和希望吧。
猜你还喜欢:
我是晓叶sherry
这是我的个人公众号
不定期分享美食体验/人生感悟
如果你喜欢,欢迎转发到朋友圈并关注我的公众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