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代本田思域:火热背后的故事自从第十代本田思域在中国市场亮相后,其关注度便持续攀升,成为紧凑车型中的佼佼者。然而,这款车型的火爆程度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网友反映,东风本田似乎在模仿某些知名品牌的饥饿营销策略,导致消费者需要等待长达三个月才能提到心仪配置的车辆,甚至需要额外支付3000元的提车费用。这种状况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也引发了人们对东风本田营销策略的质疑。第十代本田思域在外观设计上相较于上一代有了显著的变化,仿佛脱胎换骨。除了内饰的部分保留外,几乎看不到上一代车型的痕迹。从前代车型的匀称分布来看,新一代思域的车头部分被显著拉长,而车尾则显得相对短小,甚至给人一种掀背车的错觉。这种变化无疑为车型注入了全新的运动气息。整体造型更加凶悍,与之前的思域相比,十代车型显得更加“犀利”,而九代车型则显得有些“憨厚”。车灯设计是我非常满意的部分,它们呈现出一种既凶悍又酷炫的风格,白色的LED日行灯更是美不胜收。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是豪华顶配版本,也未能配备氙气大灯。尽管如此,当我们回顾其他日系车型时,这样的配置似乎也并不罕见,因此我选择了接受。内饰的升级显著,让人难以置信这仅是一辆10多万的车。精细的缝线、严密的接缝以及优质的用料,都展现了不俗的工艺水平。甚至在某些细节上,它透露出一丝德系B级车的奢华感。车内的中控台配备了一块全触屏,这种设计如今已相当普遍,但操作起来却异常流畅,各种功能模式一目了然,轻松上手。方向盘的设计布局让我有些许遗憾。对于我这个追求完美的人来说,左侧的功能键过于集中,而右侧却以一块大而空旷的黑色塑料板作为填补,这样的设计确实让我感到困惑。其次,在方向盘的音量控制键设计上,我也有些许困惑。当前,大多数车辆都采用按钮方式来调节娱乐系统的音量。然而,新思域在保留按钮的同时,还增添了触摸式功能,且这两种方式都集中在同一个键上。这样的设计导致我时常在操作时无意中触碰到音量控制键,而且其灵敏度极高,往往令我措手不及。相比之下,若仅采用按钮方式,其控制效果可能会更为精准。不过,新思域的音响系统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中低高音音质都表现得相当饱满,立体声效果更是震撼人心,相较于之前的几代车型,驾驶时的音乐体验有了显著的提升。
接下来,让我们聊聊车的发动机和操控性能首先,对于本田的忠实粉丝来说,新思域可能少了些“本田味”。过去,本田一直以其VTEC发动机闻名,而如今这款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已经逐渐取代了它。虽然新发动机的性能同样出色,但高转速时本田那标志性的高亢引擎声已经不再,这无疑让一些本田迷感到惋惜。然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的改变也体现了本田在技术进步和环保理念上的不懈追求。然而,我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在当今低排量涡轮增压技术盛行的时代,这款1.5T发动机能以177匹的马力在同级车中脱颖而出,已然相当出色。相较于大众EA888 2.0T发动机的200211匹动力,这款发动机的动力表现不仅足够,甚至可以说相当澎湃。对于仅有1.27吨重的思域来说,177匹的马力推动起来显得轻而易举。在原厂状态下,思域就能实现7秒内完成0100KM的加速,这一成绩已属上乘。此外,思域在城市路况下的油耗表现同样令人瞩目。在不开启“小绿叶”(经济模式)的情况下,油耗低至7个以下,预计经过磨合期和首保后,油耗将更加经济。值得一提的是,思域还配备了自停启功能,无论是自动挡还是手挡车型,这一功能都能在需要时自动启动,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操控方面,思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车速不超过130KM时,车内几乎听不到发动机的声音,路噪也被有效过滤。整体操控感受宛如B级车般流畅细腻。悬架调校适中,弯道中侧倾控制得当,支撑性良好。尽管刹车与起步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点头”和“抬头”现象,但这并不妨碍思域成为一款操控出色的车型。对于追求驾驶体验的车主来说,通过改装平衡杆及底盘加强套件,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象,进一步提升操控性能。最后,从玩车的角度来谈谈思域这款车在改装界一直备受瞩目,无论是性能、外观还是姿态,都展现出了极高的可玩性。自十代思域推出以来,各大改装厂商便纷纷投入研发,推出各类改装件。尽管这一代思域与Type R分属不同平台,且无法像之前几代思域那样轻松移植FD2的发动机,从而在可玩性上有所降低,但我依然对其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改装潜力充满信心。期待在度过磨合期后,思域能展现出令人惊艳的蜕变。